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0节(1 / 2)





  这些日子他吃住都在宋家,宋老太太和李氏对他并不苛待。尤其是这两日,正值族姐出嫁,族兄又回了书院,李氏便经常把他叫到跟前说话,彼此间也培养出了感情。

  宋师泽长得一幅眉清目秀的好面容,前儿又刚考上丰华书院,这样上进的晚辈,宋老太太心中也十分喜欢,不禁嘱咐道:“这寺里有好几处古迹,你带两个小厮出门看看,以后到书院里,跟那些同窗也有话聊。”

  宋师泽守孝三年,刚出孝期就住到宋家来,她就怕这个孩子跟外人处得少,会被人给排挤了。

  宋老太太一腔慈爱显而易见,宋师泽心中不禁一暖,正想说话,外头李氏的下人就急匆匆地进来了。

  宋师竹从来没有一刻如现在这般,觉得时间那么难熬,李氏见着寺里人流渐多,便拍了拍她的手,把她拉到一旁的亭子里,道:“泽哥儿肯定能赶得及的。”

  宋师竹也认真点了点头,她也是这么想的。

  她刚才把宋师泽叫了过来,把事情跟他一说,接着让家里下人骑马带他去书院。

  宋师泽能及时赶到是最好的,只是怕有意外,她还备了另外一手,叫两个膀大腰圆的小厮快马加鞭,只要能赶在宋师泽之前到达书院,各赏十两银子;要是在讲会击鼓前宋师泽还没到,就让他们不拘后果在书院门口闹事,闹得越大,赏银越多。

  后头这一招,宋师竹真是把名声都压上去了。也因着如此,她才不愿意把李氏给扯进来。

  关键时刻,她觉得自己的思路特别清晰,居然还能顾虑到事后如何收场的问题。

  刚才在宋师泽和下人面前,她临时抱佛脚编了个理由,说是她刚才站在游廊风窗时,正好听到墙对面有贼人商量要在今日书院讲会的祭礼上闹事,惊惶之下,她不小心弄出动静,把人给吓跑了。反正今日人这么多,宋师竹也不怕有人来调查。

  族弟一听她的话,面色就慎重起来,顾不得多问其他,大步流星就跟在下人身后走了。

  李氏看着闺女逐渐平静下来的面容,安慰她道:“老天爷既然给了你提醒,就不会让女婿真出事了。”

  宋师竹很想告诉她娘,老天爷这回也不大可靠了。

  先前老天爷该预警的事情绝不含糊,觉得她知道得不清楚,还会重新为她在梦里播放一遍。而昨夜她睡觉前祈祷了好久,老天爷都没有让她得偿所愿。

  她隐约有种感觉,如果没从婆婆那里拿到那幅画,她不会知道封恒即将出事的事情。

  宋师竹觉得自己不是抱怨,她就是想跟她娘探讨一下其中的问题。

  就算如今的情况十分紧急,李氏心中还是有几分荒谬之感。

  她听闺女掰着手指把她从小到大所有的奇异事数了一遍,从她小时候预感自己会尿床、睡前千叮咛万嘱咐丫鬟不准给她喂水,再到前儿张家引匪进城大几率危及宋家的事,进而得出一个结论,她那份玄而又玄的直觉,受益的都是她自个、或者与她有血缘关系的人。

  许是宋师竹说话的表情太认真了,李氏看了看外头的万里晴空,很想知道老天爷做何反应。

  她闺女越说越觉得这回多亏了封家先人在九泉之下使劲托梦才能避过祸事,语气之肯定惊叹,李氏真有些担心她闺女会把老天爷给彻底得罪了。

  不过到了午时,她就知道老天爷不仅不记恨她闺女,还做了一场大好事。

  天空黑压压的,就像老天爷阴沉的心情,先是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接着就是倾盆大雨,电闪雷鸣,就像天河里的水都要倒灌下来一般,不过一盏茶的时间,地上处处都是水坑。

  李氏站在轩窗旁,看着院子里的一棵山茶树,被雨水打得无数花瓣凋落在地,突然有些想笑,老天爷不会被她闺女早上那一番话气傻了吧。

  宋师竹也很是高兴,有这么一场雨下来,就算书院那边真的起火,也没什么问题了。

  午膳宋师竹是回去跟着婆家人一块用的。庆缘寺的四喜素斋向来有名,宋师竹本来不大有胃口的,后头却是和黄氏一块齐心协力,把整桌斋饭吃得七七八八。

  饶是赵氏一直心事重重,看着两个儿媳妇这般能吃,也笑了:“要是不够,咱们就再叫一桌。”

  宋师竹有些不好意思,她没想到筷子戳着戳着,就化担心为食量了;黄氏也庆幸有宋师竹在一旁比较着,否则以原主的小鸟胃,她这回肯定要在婆婆面前穿帮了。

  她想了想,腼腆道:“吃惯了大鱼大肉,一时见着些清淡的,就爱上了。”她顿了顿,贴心道,“我想弟妹也应是如此吧。”

  有人为她找好了理由,宋师竹也跟着点头。她就是觉得奇怪。这几日与黄氏相处下来,宋师竹不觉得她是那等心肠恶毒到会给小叔子下药的人。不过她如今满脑子都是书院讲会出事的事,想了想,就把黄氏的事先放到了一边。

  等到午后,一场大雨下来,宋师竹心中的担心突然就消退了一小半;李氏许是知道她的忧虑,宋文胜那边一有消息过来,就让人过来告诉她。

  知道书院讲会已经中断时,宋师竹才是真的舒出了一口气。

  她一早上心心念念的就是这件事,刚才午膳时好几回眼前闪过宋师泽赶不及到书院,封恒被烧成灰碳的场景。她都不知道是老天爷的金手指延时提醒,还是她太着急自个臆想出来的。

  许是宋师竹放松的表情太过明显,赵氏便问出了口。

  宋师竹也没有隐瞒,这件事牵涉太大,之后她让宋师泽去书院的事情一定会流传开的,与其让婆婆从别的渠道知道消息,还不如她先说出来。

  她就着刚才跟宋师泽说出的理由,道:“我也是无意中听到的,那两人似乎发现有人接近,立时就蹿入人群中了。我怕真有事情发生,就让这回跟着祖母他们过来的一个族弟去书院通知,我娘刚才就是让人过来跟我说,贼人已经被抓住了。”

  虽然事情已经平息,但赵氏听她描述过程是还是止不住地心惊肉跳,几度吸气,最后才道:“这么大的一件事,你刚才就该先跟我们说!”

  宋师竹把话说出口之后,也想到了婆婆可能会恼怒的事,只是她刚才确实没有心思去思考其他问题,只能带着一丝柔软的歉意道:“我是觉得事情没有解决,除了多几个人担心也没用。”

  赵氏摇了摇头,心中觉得儿媳妇还是偏着娘家,不过一想到宋师竹出嫁才几日,那点芥蒂便也消失了,想了想,叮嘱道:“这回就算了,以后有事,千万别瞒着家里。”

  看到宋师竹乖巧地点了点头,神色真诚无伪,她才继续道:“幸好你发现了那些人预谋的事情,否则今日书院不知道要死伤多少人。”想到宋师竹说的,那些人居然把火药当成炉灰埋在鼎炉里,她就觉得惊心动魄,也不知道会不会连累到自己的两个儿子。

  此时,赵氏越发急切地想见到了缘方丈,只是她刚刚才知道,如今在方丈寮房里的,是周山长家的女眷。周山长是儿子的老师,赵氏也不好意思让人去催。

  丰华书院那边发生了这样一场大事,今日的讲会也继续不了了。

  本县宋县丞赶在最后一刻带了人进来,在满室浓烈的熏香中,将先贤画像前的鼎炉掀翻后发现火药的事情,一整个书院都在议论纷纷。

  尤其是今日有幸进入燕夫堂参加祭礼的几个刚过了府试的学子,更是一阵后怕。差一点,他们的仕途就要交代在里头了。

  这种情况下,单枪匹马过来救人的宋师泽简直成了一块香馍馍。下过一场大雨之后,燕夫堂外的院子都是沁入鼻端的草木香气,湿漉漉的青石板上带着无数水坑,可众人不顾会把袍角弄湿,团团地就把宋师泽围了起来。

  他个子小,被人群包围起来后,外头的人一点都看不见他的影子。宋师柏还是占着身份之便,才能挤到族弟身边,一见着宋师泽,他就兴致勃勃问道:“你说是我姐叫你过来的?”

  沐浴在众人羡慕嫉妒的目光中,宋师泽也明白了,族姐把一份天大的功劳送到他手里。

  在族弟闪闪发亮的目光中,宋师泽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他刚才在几位大人面前也是这么说的,是族姐发现了不对,才让他过来阻止祭礼的。学政大人反反复复问了他好几遍,最后听他的答案始终如一,没有半点添减时,还连连夸他“一腔赤子之心”。

  宋师泽对着饶有兴致的族兄,把刚才在屋里的情况也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