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守夜者(四部全集)第65节(1 / 2)





  在傅如熙的眼里,这样的操作,是不完善的。

  1996年dna技术开始在全国推广以后,迅速取代了血型鉴定技术。因为血型鉴定只能排除、不能认定,所以在可以直接进行同一认定的dna检验技术面前瞬间失去了它的功效。可是,这不能说它是无用的。

  以前,在血型鉴定之前,要先进行预实验,考虑是血之后,再进行确认实验,确定这个斑迹就是血,然后进行种属实验,确定是人血,最终才进行abo血型的鉴定。而现在,dna实验室把前面的步骤几乎全部省略掉了。因为很简单,如果不是血,就做不出dna,如果不是人血,就做不出仅仅属于人类的dna图谱。所以,看起来,那些费事的步骤是没有用的。

  对可疑斑迹进行预实验、确认实验的,基本都是法医在现场发现了斑迹,做一下实验,这样可以保证送检的检材是有效的。

  而在这个案子中,这个环节就被忽略掉了。

  送检的办案人员认为,这条内裤上不是血还能是什么?所以并没有进行前期实验。而dna检验师们,直接把检材放进了机器做dna,也确实做出了dna,那么这不是血还能是什么?

  他们忽略了一点,内裤上的分泌物,也是可以做出dna的。

  严谨的傅如熙,依旧保持着良好的职业习惯。虽然送到她这里来的检材100%都是没问题的,但这并没有让她轻易省略掉工作步骤。傅如熙按照操作规程,剪取了小块内裤,进行了血迹的预实验,结果是,阴性。傅如熙很是惊讶,于是又剪了一块,还是阴性。确证试验,依旧是阴性。

  通俗点说,内裤上没血。

  dna的结果,是内裤上黏附的分泌物的dna。

  既然不是血,那这一大片红色又会是什么呢?傅如熙连夜叫来了理化部门,对内裤上的红色斑迹进行了理化成分的分析。

  结果是:甘油、酒精、甲醛、树胶、抗氧化剂、酸性大红等。

  通俗点说,这和红墨水的成分一致。

  所以,没有损伤,没有流血,更没有之前推测的月经初潮。

  看似这对案件的办理并没有多少帮助,这个红墨水并不能帮助警方证明花花没有被性侵。

  但随后出现的问题是比较大的。红墨水是从哪里来的?总不能是写作业不小心滴进内裤里的吧?而且从对韦校长办公室的勘查记录来看,也没有红墨水,都是中性笔,现在哪还有人用红墨水?

  难道,这是一起“碰瓷”案?

  难道,是花花的母亲为了讹学校?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从对花花母亲的调查来看,她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女企业家,有自己的企业,挣钱也不少。能上得起这种私立中学的家庭,显然也不差碰瓷能骗来的那点钱。

  或者,是花花自己动的坏心眼,想达到某种目的?

  显然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事情发生了这么久,即便是使用了化名“花花”,但还是有很多人可以对号入座的。这对于一个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少女来说,得不到任何好处,只有坏处。

  那就是,这个校长得罪了谁?

  显然这同样是不可能的,因为之前说了,调查了那么多人,都说韦氏忠是好人,并没有发现有社会矛盾的存在。

  这就解释不通了。

  解释不通也就罢了,事情并没有停止恶化。在傅如熙和理化部门民警通宵检验的时候,韦氏忠居住地辖区派出所在半夜里接到了报警:韦校长跳楼自杀了。

  傅如熙接到消息后,立即电话告知出勘现场的同事,希望他们打起十二分精神,防止有隐藏命案的发生,毕竟,韦氏忠有一个想陷害他的仇家的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那么用自杀的方式隐藏杀人行为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傅如熙多虑了。经过现场勘查,韦氏忠是在自家阳台上坠楼的,现场是个封闭的现场,排除了其他人侵入的可能性;起跳点痕迹物证证明韦氏忠是自己搬了凳子,踩着凳子越过阳台栏杆而坠楼的;尸体上也没有可疑的附加伤;甚至,现场还有一封遗书和一部警方抵达时显示屏仍亮着的手机。

  显示屏上显示的是关于此事的一条微博,在微博的热门评论里,尽是之前说的那些暴露韦氏忠身份的信息以及所谓的证据,而最新进入热门评论的,是暴露韦氏忠妻子、孩子详细信息的跟帖。这就意味着,从明天天亮开始,韦氏忠躲去外地的妻子、孩子将会面临大批网民的言语攻击。攻击自己还可以忍,但连累家人,这让本身就是个急性子的韦氏忠的精神彻底崩溃了。

  遗书经过文件检验,确认是韦氏忠在自然状态下书写的,遗书的内容很多,总结成一句就是:“只有以死证清白。”

  然而,校长的死并没有证明清白,因为第二天一早,他的妻子、孩子果然“如约”遭受到了攻击。好在网警早已发现这个苗头,不得已地开始了删帖活动,同时政府也安排工作人员对韦氏忠的妻子、孩子进行心理疏导,确认他们信任韦氏忠是清白的决心。不过网警、政府的工作量并不大,因为这个热点舆情可能是因为韦氏忠的死亡而迅速自动平息了。

  不过,毕竟有一条人命丧在了网络暴力的手里,而且,这个事件、这一场网络暴力,又是谁策划的,还未可知。

  究竟是不是花花和她的母亲策划了这次事件,是最先需要被确认的。要查清这个问题,除了对花花母亲的经济条件、社会矛盾进行调查之外,还要搞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个十二岁的孩子,当时浑浑噩噩的状态究竟是不是真的,因为毕竟没有通过理化检验进行确认。

  因为有当时花花离开校长楼的视频,视频上的她看起来并不像是装的,所以傅如熙所在的法医部门,又对当时妇科检查的录像进行了研究。

  这一研究不要紧,还真是发现了问题。在妇科医生对花花进行检查的视频中,傅如熙出于一名dna检验师敏锐的观察力,发现花花的臀部似乎有个黑点。她对其会阴部的特写照片进行观察,果然确定花花的臀部上,有一个类似针眼结痂的痕迹。

  这个发现,不仅仅是确认了花花可能被注射了致幻剂而导致意识模糊。而且,细心的傅如熙发现,这个针眼是三角形的!

  丈夫和儿子们都在守夜者组织里工作,傅如熙不可能不知道有个行踪诡异的、被守夜者追捕的嫌疑人喜欢用三角形的注射器针头。

  所以,在傅如熙的建议下,案件交到了守夜者的手里。

  “原来网络暴力是真的可以要命的!”萧朗唏嘘道,“一帮看热闹的人,逼死了一个无辜的人,可怜,可悲。”

  而萧望则冷静许多,他一直在埋头看卷,最后总结一句:“山魈作案的可能性有多大?”

  “这就不好说了。”程子墨嚼着口香糖说,“和山魈有关的案子,看起来互相完全没有关联性啊。她总不会今天杀个人、明天害个人,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吧?”

  因为案件缺乏关联性,所以这个看起来类似三角形的针眼疤痕并不能说明什么。

  萧望也不深究,接着说:“花花的口供有问题啊!”

  “什么问题?”凌漠好奇道。

  “前后几次口供出奇地一致。”萧望说,“甚至一字不差,就像是背下来的一样。而且,你们想想,既然这事是真的,她当时处于那种浑浑噩噩的状态,还能记得那么多事情吗?甚至连校长倒水、倒水的杯子是什么样子都记得?”

  “按照常理来说,导致花花这种状态最可能的药物,是致幻剂。”聂之轩说,“这种药物是有可能导致她在服药之后,对服药前后这一段时间的记忆出现缺失。”

  “你的意思是去调查花花和她妈?”萧朗说,“之前不是说她们有经济实力,一般不会去碰瓷么?而且真的被致幻了的话,就可以排除她娘俩的嫌疑了。”

  “我是这样想的。”萧望说,“如果花花母亲一开始只是想讨个公道、查个事实,自己都没有想到事情会闹这么大,那么,为了面子,尤其是现在韦氏忠居然自杀了,她为了避责,必然会要求花花把证词咬死的。”

  “明白了,所以需要我们去‘忽悠’花花,毕竟是个孩子嘛,要从她嘴里‘忽悠’出实话。”萧朗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