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一世剑仙第58节(1 / 2)





  相信若他不去特意记忆,时间一长,连他自己也看不出来哪里是被掏空的地方。

  ……

  昨日黄昏已逝,在清晨的晨光里,李梦舟坐在自家小院屋檐下的藤椅上,他好整以暇的拿白布擦拭着朴刀,手边放着一小块磨刀石,打着一小盆井水,此刻已是污迹斑斑,成了浊水。

  梨花书院的招生已经结束,消息自然也很快传到了朝泗巷里。

  今年入院的学子并不多,虽然六艺考核紧锣密鼓,参加考试的学子数不胜数,却大部分都榜上无名。

  不是今年的入院考试变难了,而是参加考试的学子不如以前那般大才,再加上书院北藏锋首度作为监考者的身份出现,又有皇帝和朝堂上诸多大臣旁视,考试的难度确实也比以往要难上一些,但依旧在合理范围内。

  或许是因为紧张等多种元素,很多人在考试中失常,犯下了本不应该犯下的错误,懊恼之情自不必言表。

  前次有十三人入院,今年只有区区五人,几乎差了大半人数,皇帝心中不愉,梨花书院的六艺考也在都城掀起了不小的风波。

  好在成功入院的五人皆是大才,首名的乃是出自上庐的大才子关慕云,据说六艺考试均为甲上,乃是历年来书院学子中皆可排的上号的人物,拔得今年六艺考试的头筹,甚至超越了大部分书院师兄、师姐以往的成绩。

  而最值得都城百姓议论的则是关慕云在六艺考试中,受天照洗礼,直接开通气海,入得远游境界,正式成为修行者中的一员,可谓从未有之的事情。

  关慕云年仅十五,才气名扬上庐,虽然按正常情况来算,十五岁才入修行路,已经算是晚成,但修行之人向来不计较早晚,只看资质。

  关慕云能够在考试中得益,直入远游境界,已经完全能够说明他的修行资质,使得他的名气在都城一时无量,被誉为奇才,被梨花书院重点关注已是必然的事情。

  李梦舟不可否认,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很是羡慕。

  有很多拥有修行资质的人,是因为没有接触到修行的世界,单单只是依靠本能的观想到天地灵气,却不知道该如何开通气海,所以可以在机缘到的时候,顺理成章的受天照洗礼。

  关慕云虽然比李梦舟年纪小,但他也并未气馁,他相信等自己的机缘到了,也能成功开通气海,成为修行者。

  第十六章 温柔乡里的学子

  在书院放榜公布名次后,无论是同考的学子还是凑热闹的人,都纷纷向关慕云大才子道贺,他们的掌声炽烈,目光也同样炽热。

  羡慕嫉妒是有的,但很难有恨,关慕云是必然会入得书院,甚至可能会成为书院的先生,自此后,关慕云不再是来自上庐的大才子,而是都城梨花书院的名人,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没有人愿意去和关慕云结怨,所以就算心中有嫉妒的,也是满脸笑颜的道喜,而且姜国的风气本来就很怪,关慕云是用实力来取胜的,这便是姜国人尊崇的事情,不如人便是不如人,可以羡慕,可以嫉妒,但并不会表现出来,也不会对关慕云生出什么不满。

  所以迎上前来道贺的人大多都是真心实意,关慕云也向四周团团作揖行礼,毕竟只是十五岁的少年,脸上还是难免有些得意之色。

  他的成绩虽然不是书院之最,但放在十数年来,也是可以排进前几名的,堪称得上是完美的成绩单了。

  关慕云一身白袍,儒雅非凡,才俊公子的范儿十足,加他本身也长得俊俏,如今金榜题名时,他的风采便更盛了几分,似乎都城里再没有比他更耀眼的存在,连那天上的太阳都失了颜色。

  各家少女乃至关注书院考试的都城权贵千金,都不免压低声音嘻嘻笑着,眉目含情的偷瞧关慕云,似乎期盼着与这位梨花书院今年的榜首发生点什么可歌可泣的故事。

  若李梦舟在场,定然是最羡慕的那一个,甚至可能还会腹诽一番。

  他瞧不得这等被人围观恭维的画面。

  在傍晚时分,包括关慕云在内入得书院的学子,还有那些在考试的这几天里相识却落榜的朋友,都聚在了一起,决定好好放松一下,一是为了离别,二也是祝贺关慕云等入得书院的学子,来一场聚会。

  本来关慕云是不想参与的,因为有人提议要去温柔乡里庆贺,作为读书人,又是即将入书院的学子,自然有足够的身份到温柔乡里玩乐,就算是落榜的那些人,同为考生,在都城里也能有一定的身份,但都没有关慕云这位首名的人气高。

  所以在于种种原因下,大家都极力劝说关慕云,更说得身在都城,却没去过温柔乡便也枉为姜国人,更枉为读书人。

  关慕云也不便驳了大家的兴致,便红着脸答应了下来。

  正是在都城里名气大盛之时,听闻今年入得书院的学子,尤其是那首名的关慕云来到了温柔乡,虞大家自然要好生招待,虽然她并不喜欢这些年轻人出现在温柔乡里,但偶尔放纵一下也是常事,她总不能扰了这些年轻人的兴致。

  作为初来温柔乡,甚至第一次进青楼的关慕云而言,这里处处都是惊喜,虽然温柔乡与一般青楼不同,但相同的是,这里有很多姑娘,而且个个生得美艳。

  关慕云难免羞涩,这副小模样儿倒是引来很多姑娘欢喜,故意来调戏他,顺便伸出小手占占便宜。

  欢声笑语自是持续很久。

  关慕云喝了点小酒,面色便更加红润,旁边有一个白净儿的书生拿肩膀轻轻碰了一下他,说道:“关兄入得书院,日后便也是修行中人了,说不定还能够与北藏锋师兄天天见面,乃至讨教一二,实在令在下羡慕得紧啊。”

  这书生显然是北藏锋的推崇者,那是被他当做偶像的人物啊。

  只可惜他未能考入书院,心下有些郁郁。

  关慕云已是处于微醺的状态,但仍是没有失态之举,想来也是极为自律之人,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礼仪和应有的礼貌,他看着那书生,轻声说道:“王兄,修行是极为神圣的事情,尤其是在这琅琊城,但修行也并非是唯一的出路,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自当不单单是为了进入修行大道,主要目的是要报效家国,所以就算不在书院,我们的梦想也不会变。”

  书生姓王名川,只是寒门子弟,在锦州本地也算是小有名气,虽然比不得上庐的关慕云,但论才气也是上选。他只是一时有些感慨,倒不会真的对前路迷茫。

  他微微一笑,举杯示意,说道:“关兄所言极是,虽不能入书院,但我打算入朝堂,考取个功名,对于这一点我还是颇有自信的,日后我们难免也会同居朝堂,还望关兄多多指教了。”

  关慕云饮尽杯中酒,笑道:“书院考试结束后,朝堂上应该很快也会安排余下的学子,在这里便提前恭祝王兄能够谋得个好出路了。”

  除去书院六艺考核那些成绩不如意者,但凡有较好的成绩却又没能达到书院招生底线的学子,朝堂自然会做妥善安排,毕竟都城里虽然修行者很多,但普通人同样多,朝堂上也有很多普通的文官,修行者大多都是在像玄政司这样的机构或是军部任职。

  但如果功名考取的成绩仍旧不如意,自然只能是哪来的回哪去了,所以很多在书院六艺考核中成绩下乘的,便已经打算离开都城了。

  只有像王川这一类的人还会继续留在都城,进行下一次朝堂中的考试。

  姜国对待读书人是有很大的优待的,但也要你本人具有一定的能力,不说学富五车,也要懂得是非道理,滥竽充数之辈是万万要不得的。

  尤其是那些自诩文采出众,品格却显下乘的读书人也不会被朝堂接纳,但这种事情也没办法彻底避免,若是有着什么关系,自然也存在徇私舞弊的事情,这本来也是朝堂上潜在的规则,就算是皇帝也没办法规避。

  朝堂上不可能只有忠臣,必定还要有奸臣,这样才能达到平衡。

  没有人是天生的奸臣,不过是在浮沉之中,慢慢转变,所以就算原本是一个大大的忠臣,日后也难以保证会不会变成奸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