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27)(1 / 2)





  闻到这香味,谢当归一下子就饿了。昨晚上他们喝的是粥,虽然配得有菜,但这玩意在在南方都是作为早餐的存在,一般不当正餐吃的。

  他刚洗漱完,手还干净,身手就像去捏,对方却缩了回去,把油条放回了砧板上。

  刚炸出来,烫,你用筷子夹。

  两个锅,一个锅用来煮豆浆,另一个锅用来炸油条。

  可能是照顾他们这些嘉宾大多数都是北方人,节目组给他们准备的材料里包含了酵母等用品,如果让谢当归来弄,他是七窍通了六窍,剩下一窍不通的。

  谢当归不情愿地在旁边拿了双筷子,夹起油条试着咬了一口。

  唔,酥酥脆脆的,就跟他在家里吃的一样,如果蘸着豆浆吃就更完美了!

  吃完一块儿谢当归感觉还不够,眼神不断往这块儿油条的兄弟身上瞟,暗示得十分明显。

  江远帆偷偷地笑了笑,这炸油条的技术他可是专门练过的。

  准备给谢当归再切一段时,外边就传来了王启昌的声音:谢谢,出来干活儿了!

  谢当归有些不舍地看着砧板上的油条,脚步往外挪去。

  算了,等大家回来一块儿吃也是一样的。

  在谢当归出门之前,江远帆飞快地又切了一块下来,用筷子送到了他的嘴边,谢当归想也不想就叼进了嘴里。

  真香!

  lt;spa;requot;gt; lt;/spangt; 上一章

  lt;spa;requot;gt; lt;/spangt; 回目录

  lt;spa;requot;gt; lt;/spangt;下一章

  lt;spa;requot;gt; lt;/spangt; 加入书签

  lt;spa;requot;gt; lt;/spangt; 推荐本书

  lt;spa;requot;gt; lt;/spangt; 章节报错

  lt;spa;requot;gt; lt;/spangt;

  lt;spa;requot;gt; lt;/spangt;

  25、第 25 章

  同王老师一块儿把院子里的稻谷翻了一遍, 谢当归上地里把干活的三个人叫了回来。

  虽然他们去得早,但一男二女的组合肯定比不上昨天他们四个大劳动力,一个多小时也就收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样子, 回来时顺便把他们收的谷子一块儿抱了回来。

  用石磨磨出来的豆浆过滤掉豆渣后味道有些淡,不过比早餐店卖的那种更香, 带着浓浓的豆味, 撒上白糖,其实还不错。

  吃完早餐,谢当归决定上山看看能不能弄到什么好东西。

  因为昨天的那几条鱼, 他成了嘉宾中的团宠。

  江远帆倒是想跟他一块儿去, 但是昨天刚消除对方的怀疑, 今天又做了豆浆油条,再跟过去他的小男朋友怕是又要有疑心了, 便主动要跟着大部队一块儿去田里收稻子。

  村子靠近南粤,一年能种两季稻子。等这些稻子收起来,他们还要犁田, 放水, 把节目组准备好的秧苗插进去,做好租人院子的售后服务。

  这地都收一小半了,不用这么多人, 你还是同谢谢一块儿上山吧!王启昌道。

  这俩人的情况他也是有所耳闻的,好不容易等到一次同台, 自然是他们在一起的画面更有看点。同样是收水稻, 昨天收过一次今天再来, 就没什么新鲜感了。

  殊不知正合了江远帆的意,嘴上说着不好意思的话,内心的烟花不知道放到了第几茬, 然后跟着谢当归开开心心上山去了。

  我们是要去找枞树菌吗?江远帆问。

  虽然他之前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但他把这个词的读音记了下来,回去百度一下,就把这种蘑菇的资料了解得清清楚楚。

  看看有没有。谢当归道,应该是有的,不过这几天都没下雨,不好找。先看看位置,天气预报说后天有雨,下了雨蘑菇长出来了再来摘。

  他此行的目的可不止是枞树菌,还有其他的好东西,是只有在农村才能见到的。

  不出所料,山脚没多少东西,谢当归一路看过来,想找的东西都没看到。

  随着一行人的深入,路渐渐变窄,因为人走得少,植物已经蔓延到了走出来的泥路上,谢当归在一棵挂果的树前停住了脚步。

  江远帆顺着他的视线望去:这个是葡萄?

  树上挂了不少果子,颜色深深浅浅,以绿色儿居多,光照比较好的地方也有几串黑了大半的。

  野葡萄。谢当归用柴刀轻轻一勾,就把熟得最好的那一枝勾了过来,摘下一串递给了江远帆,我老家那边,这玩意得再过一两个月才熟,这里应该是环境和温度的原因,长得比较早。

  递给江远帆后,谢当归随手摘了一粒塞进了自己的嘴里,面不改色地吐掉了皮,把手中的枝干放了回去。

  江远帆想也没想就跟着尝了一口,眉头瞬间皱了起来:有点涩。

  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种味道,说酸也算不上酸,甜味是有一点,剩下的就是涩口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