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月都花落,沧海花开第2节(1 / 2)





  三两细雨中,六五白梅谢。

  这不是我们玄书房最好的诗,但在我们这群孩童里已属佳作。也难怪他有些得瑟。我不由替傅臣之捏把冷汗。他拿着那首诗扫了几遍,看了他们一眼,又看了我一眼,提笔挥洒写下几行字。

  之后,大家都凑过去看,于是全体哑然。

  那作诗的学生更是结结巴巴道:“这、这是什么意思?这肯定是你们凡人的诗,庸俗,我们看不懂!”

  此刻,一只枯瘦的手抽走了傅臣之的纸。

  傅臣之大抵不想惹祸,抬头望着夫子,那水汪汪的眼睛透着些担忧,看上去竟有些楚楚可怜。

  夫子看了他的诗很久,花了看几篇文赋的时间,才缓缓说道:“谈及书法,时人道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瞧瞧这字,用笔如锥画沙,匀面藏锋,却力透纸背,功极纵神。傅臣之,你年纪尚轻,满腹锦绣是好事。然而心中想法颇多,怕是……”

  夫子评价学生,向来简洁刻薄,通常四字直击痛处,诸如“奇丑无比”、“神惊鬼怕”、“犹如狗啃”、“魂飞魄散”,但这回居然说了这么多话,实在反常。

  听言,傅臣之张了张樱花瓣般的小嘴,却没能说出一个字。

  夫子又道:“至于这诗,更是一目了然。老夫便不再多作评价。”他把纸放回傅臣之面前,手指关节在上面敲了两下,转身走掉。

  只见那纸上写着:

  北有瀚海,不可泳矣。

  斗下淑女,不可求矣。

  高眄九垓,我项痡矣。

  云龙风虎,燕然归矣。

  反复看了这首诗,我只看懂其表面意思,并没明白其后真正含义。最起码,在多年后他离开溯昭之前,都没能彻底明白。

  这一刻我只知道,这傅臣之确实有点本事,于是也把不悦的小心思抛之脑后,朝他微微一笑:“高人果真不露相,由衷佩服。在下洛薇,幸会。”

  他亦回之一笑,像个大人般拱了拱手:“小王姬,久仰大名。”

  我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包子可爱,做这动作,是在跟我撒娇么。”

  他瞬间变回之前的冰雕脸。

  我无论如何也猜不到,几个时辰后,自己便很难再叫他包子,或直呼大名,更不能再随随便便调戏他。

  第3章 王兄臣之

  当天课业结束,我们走出万轴殿。顿时视野豁然开朗,进入眼帘的,是百年来空前的盛世。

  在这里,红花开满大街小巷,有四通八达之大道,千重万户之金楼。

  灵鹤成排穿云过,洛水接天映斜阳。但凡有水处,便有溯昭氏如仙般飞入虚空。有淑女怀抱丝桐,亦有君子佩剑英发,衣袂翩跹,与水共舞。

  烈日辉映下,水光颤烁,乱红纷飞,如雾般掩得帝景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便是溯昭,我的家乡。

  因为夜晚离月很近,溯昭有个颇为动人的别称,叫“月都”。住在月都溯昭的子民都叫溯昭氏,乃是受到神界庇佑的水之一族。

  我们与所有虔诚种族一样,有自己的信仰,却与异族有所不同:大部分种族多信奉上乾神,即天帝,六界中最高的神。

  但在溯昭,信奉上乾神者仅有一成。

  我们至高的信仰是沧瀛神。

  沧瀛神字胤泽,是司天地之水的神尊。

  《溯昭史·建溯本纪》记载:“胤泽,始神也。建溯昭于洛水。”即是说,溯昭的创造者是胤泽神尊。

  当我们比喻一切从头开始,也都爱用一个成语“胤泽建溯”。由此可见,水不仅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亦是灵魂之源。

  从记事以来,每次看见大人们在空中飞来飞去,我总是格外羡慕。

  记得读书之前,我还在幻想有朝一日,自己也披上霓裳美裙,像个风骚娇艳的花妖一样,在云中转圈圈,迷倒全城最俊俏的少年,流传一段倾城王姬的佳话。

  现在若要我点评那会儿的想法,唯有俩字:略蠢。然飞翔之欲,依旧只增不减。遗憾的是,每次提出“要飞”,长辈们都颇为无趣,总纠正我说溯昭氏本身不会飞翔,那只是纵水登天术,我太过年幼,目前学不来。

  于是,我也只能鼓起腮帮子,坐在飞行的父母臂弯里,看其他花妖般的女子飞来飞去过干瘾。

  待我走出门去,已有一群玄鸟队出现在高空。

  玄鸟生四翼,金黑羽,孔雀尾,是溯昭非常拿得出手的坐骑。在那一群玄鸟背上,有美人如云,缟衣茹藘,是以母后派来伺候我的侍女团。

  领头的侍女身姿轻盈,褰裳而来,把我抱在膝上,便踏上玄鸟背,朝紫潮宫飞去。

  紫潮宫是溯昭的王宫,也便是父王与百官行政之处——从这里看去,只能看见极远处,云雾山顶上一个小小的尖儿。

  这就是最不公平的事儿了。

  父王膝下无子,有三个女儿,我是老幺。两个姐姐读书都在紫潮宫,由夫子一对一授课,只有我被发配到了十万八千里外的万轴殿。虽然这里教书更正统,之前也有其他君王命王子来此读书。可是,被弄到此处的王姬,我还是头一个。

  以父王的话来说,便是“不送过来,怕她长大要大闹月都”。

  如此不为信任,实乃痛哉。

  紫潮宫建立在溯昭最高的山峰上。那里尽是悬空的如槊峭壁,寻常水源一般爬不到那么高的地方,洛水却能逆流而上,将之环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