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七十年代男知青第7节(1 / 2)





  这个季节雨水多,土壤温暖湿润,拔草一点也不费力,他拔了十来分钟,就看到李富强拿了一把铁锹出来。

  劳动工具都是生产队的,他们每天早上去仓库那一边将工具借出来,收工的时候再还回去。

  但是这一把铁锹是李富强的,他在这里十多年了,有一把自己的铁锹也不奇怪。

  “我来帮你。”李富强笑呵呵地说着,“我还想着等春耕之后,再将这里的地弄一下,种点蔬菜。要不然,天天都得花钱去买菜。”

  一天一两分,钱不多,但是累计起来,钱就多了。

  再说了,买菜来吃还不如自己种来吃的方便。

  自己种菜,想吃什么直接就往菜地里摘就好了,新鲜快捷。

  “好。”季冬应着。

  李富强一边将土给翻过来,一边小心地打量着季冬。

  季冬真是变了,这要是搁以前,他叫季冬过来拔草,叫都叫不动,更别说他主动过来。

  他打量了季冬许久,见季冬还是不说话,最后,李富强忍不住了,问着季冬:“季冬,你真的打算自己赚工分?”

  季冬头也不抬地应着,说:“那是自然。”

  “那也好。”李富强点头,“不自己赚工分的话,以后老婆孩子都养不活。”

  “而且,你再让张大英帮你继续干活的话,估计以后就得娶张大英了。”

  张大英的几个哥哥,包括张队长都不是吃素的。

  “不会有这样的事情的。”季冬应着,用力将手下的草给拔出来,“我以后要回城的。”

  回城?

  李富强拿着铁锹杆的手停顿了一下,苦笑一声,说:“我们还有机会回城吗?不,你是有机会的。”

  “但我没。”

  这些年来,大队里的知青来来去去,有门路的知青都找到机会回城了。

  他这种没有门路的,只能在黎星大队里继续做知青。

  有时候他也想着年纪大了,随便找一个当地的女人结婚了,可是想想,还是不甘心。

  不甘心一辈子就留在农村。

  季冬正在拔草的手顿了一下,而后说:“放心,以后都会回城的。”

  “我们国家正在高速发展中,到处需要人才,肯定有机会回城。”

  现在是七五年,七七年就恢复高考了,七八年开始知青大规模回城。

  李富强只要能等到那个时候,就能回城。

  李富强拿着铁锹的手一个不稳,那铁锹差点就掉地上,他赶紧抓住铁锹杆,急急地说:“真的吗?你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季冬是京城人,是不是从上头那里得到消息。

  就是不知道这消息是真还是假。

  季冬低着头继续拔着草,声音不变,说:“不知道真假,这是我猜测的。”

  李富强失望地应了一声,两眼无神地看着知青院里的泥砖房。

  “李大哥,别想太多,我们好好干活,好好看书。”季冬抬头,打破李富强的沉思,“总会有回城的一天的。”

  李富强低低地应了,叹了一声,继续翻田。

  第二天,又是辛苦劳作的一天,只不过,晚上吃过饭之后,季冬他们又听得村口的钟声响了。

  这是开会的钟声。

  季冬他们赶紧搬了小凳子到村里的晒谷场去开会。

  第8章 回城的机会

  整个黎星大队的人都集合在这里,大家叽叽喳喳地讲着话,比菜市场还要热闹。

  季冬坐在小凳子上,好奇地四处打量。

  这是一块大约五亩地左右的晒谷场,地上铺上了水泥,此刻,整个晒谷场都坐满了人。

  晒台场上面,有一块有人工搭起来的架子,而此刻,黎星大队的大队长张家栋正拿着一个扩音器站在上面,准备说话。

  “大家静声。”张家栋拿着那一个扩音器大声地喊着。

  他一出声,大家立马就安静下来。

  看得出来,张家栋在整个大队中,非常地有威信。

  张家栋开始讲话了,他先是说了一下大队这几天春耕的情况,勉励队员努力干活,做好春耕,以便年底好分粮食和钱。

  然后,张家栋又说了接下来几个月的大致安排。

  他看着年纪不是很大,但是话却非常啰嗦,季冬注意到,底下有些社员已经在打着瞌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