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节(1 / 2)





  为此,出于良心,她还特意提醒了王家秀才夫人一下。

  可是,王家秀才夫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一心认死理,那她还能如何?难道把找上门的生意往外推?她又不傻,能提醒一下已经是她最大的善良了。

  心里思量着前因后果,刘媒婆出于职业习惯,一边叙说事情,一边不动声色的把宗氏、周氏的神态打量了一番。

  打量完,刘媒婆心下突然有些打鼓,因为两人蹙起的眉头显露对方并不如她之前想象那般欢喜。

  事实也确实如此,不仅没觉得惊喜,宗氏婆媳还觉得这亲事说的有些莫名其妙,婆媳俩对视一眼,几乎没多想,就委婉的拒绝了。

  “你们真的不再考虑一下?王家夫人很有诚意。”

  周氏摇头,“劳烦婶子跑一趟,我家那小子,就是个泥里爬的,配个农家女娃娃还成,配个城里闺女……”还是读书人家的小姐,她都不晓得,那日子得过成什么样。

  与此同时,县城王家

  王家大闺女听她大嫂说她娘找了媒婆去张家,替小妹提亲险些气炸了。

  “娘,您到底在想些什么?小妹怎么能嫁张家那农家子?”不说对方人品如何,两家家境根本不匹配好不好?王家大姐气的几乎抓狂。

  王夫人却完全不觉得她做的有什么错,“农家子怎么了?王家往上数两代,你祖父不也是农家子?咱们王家除了比人家多了一个秀才一个童生,又强到哪儿去?再说了,先不说没有张家小子,柳芽能不能活?就只说当时那种情况,柳芽青天白日被张家小子抱了一路,你晓得街坊邻居那些长舌妇私下里怎么议论柳芽吗?”

  说到这,王夫人情绪也有些激动,“现在事情刚过去,她们还只是私下里议论,等柳芽大一点开始说亲,你看有没有人把这茬翻出来耍你妹妹脸上?到时候你妹妹怎么办?

  这世道,女人本就命苦,前朝还有因为女子胳膊被人碰了为了自证清白,把胳膊给砍了的。你以为这年头又能好到哪里去?你忘了,娘跟你说过,你表姨之前就因为这事被逼的跳河差点淹死?”后来,命虽然保住了,也没能再说的一门好亲。拖到二十多岁,好好的姑娘最后被磋磨的没办法,嫁了个比她大十来岁的鳏夫……

  与其到了那个时候,让她的小闺女承受各种难堪,还不如直接就把这些隐患全部掐掉。而且她也不是那死板的就为了名声,完全不顾闺女的,要不然也不会拖这么久才去找媒婆。

  “娘之前找人多番细细打听过张家,那张家虽然家境一般,祖上也是出过读书人的,且家庭和睦,张家小子他娘,他奶都是明理之人,张家在那一片名声很好。张家那小子,虽然没怎么读过书,但人品不错,而且做事颇有头脑,就连他那弟弟妹妹,娘都找人问了,品性都不错。”

  虽说,她也希望她闺女能嫁得好,可低嫁也有低嫁的好处。张家不如王家,到时候小闺女嫁过去,张家就不敢欺负她闺女。大不了,到时候她们想法子多补贴一些也就是了。

  王家大姐大姐依然觉得她小妹嫁去张家是委屈了,她爹是秀才,到时候随便挑个学生让小妹嫁过去,也比张家强。若是实在怕到时候有闲话传出来,大不了就多等几年,难不成这些长舌妇,还能一直记着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这么想着,正好王秀才从外面进来,王家大姐赶紧向她爹求助,“爹,您快说说娘……”

  王家大姐以为这事,是她娘私自做主,不想王秀才却告诉她,这事是他同意了的。

  “……张家人还不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你嫁出去这么多年,多多少少应该也清楚,这越讲究的人家越在意这些……”,所以即便小闺女不嫁张家,以后也很难嫁的太好的人家。

  若两个儿子能撑得起来,王秀才倒也不担心,女儿将来嫁不得好人家,哪怕差一些也比张家一农户强。可两个儿子的资质并不怎么样,在读书这一道上,怕是没什么成就。

  如此一来,小闺女的事就得稳妥为上,宁愿穷困些,也比到时候落得跟她表姨那样好。

  王秀才想的跟他夫人一样,大不了,以后多帮衬些闺女也就是了……

  第6章 006

  王秀才想的挺好,却怎么也没想到,张家竟然直接拒了亲事。

  “这,这接下来该如何啊?”王夫人竟一时间没了主意。

  倒是王柳芽的大姐,心下很满意,还算张家有自知之明。“既然张家不愿意,我们也不能强人所难,爹,娘,妹妹这事我看也就作罢吧。本来我们身为女方,放下身段找媒婆上门就已经够意思的了,对方还拒绝了,再上门,岂不叫人看轻?”

  王秀才夫妇叹口气,如今也只能如此了,只是,哎,但愿那些人以后能嘴下留情吧。

  王家这一次不太合时宜的提亲,张家并未太放在心上。

  不过,等晚上男人回来,私下里周氏难免跟张大有说起,“要是家里但凡能好点……”

  “行了,拒都拒了,还想他作甚?”不过,孩子们渐渐大了,确实该打算起来了。“石头不是读书的料,小时候读了两年也没坚持下来,我想着不能叫他回头跟我这当爹的一样,去做挑山工卖力气,要不让小舅子帮忙在县城里找个地方,拜个师学点手艺?”

  周氏娘家两个兄弟,大兄弟跟着她老爹学厨,十里八村有喜事丧事的时候,帮人做个饭,得点银钱好菜。小兄弟不喜欢碰勺子,十五六岁就自己去了县城闯荡,这么多年,也没个正经营生。

  “明天我回去一趟问问我娘。”周氏没把话说死,实在是她兄弟有没有那么大的能耐,她自己心里也没谱。

  张大有点点头,小舅子那边能帮忙最好,不能帮忙,他再问问他爹看看找找别人,总得给儿子寻个出路。

  第二天,周氏跟宗氏说了一声,就早早出了门。

  “芝麻,你今天不跟那些皮小子出去玩?”

  往常这个时间,两个小孙子早被那帮皮小子勾搭跑了,今天竟然没出门,宗氏颇为诧异。

  芝麻皱着小眉头小大人似的摇头。他在寻思一件对他至关重要的事情,他最近跟小伙伴们玩将军打战有些玩腻了,又见识了家里长辈做挑山工的辛苦,准备认真调整一下人生方向。

  原本听多爷爷说的考科举的艰辛,也是想挑个好走一点的路走的,比如等长大了,想办法做点生意什么的。相信以他的智商、能力以及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应该也能很好的养活自己。

  可是昨天晚上他出门倒洗脚水,不小心听到了他爹娘的墙角。

  这个时代士农工商阶级分明,要想受人尊重,只能是考科举……要不,他先努努力考个秀才?

  上辈子学习上就没怂过,这辈子应该也不会差吧?

  张泽轩挠头。

  “娘,您这么快就回来了?”

  周氏一早出的门,这还没到中午呢,人就已经回来了。

  “回来了”周氏怕耽误家里的事情,跟她娘说了事情,又听她娘念叨了一会儿小弟都二十出头了,还不愿意娶媳妇,就赶紧回来了。走的时候,还被她娘硬塞了一把果子糖。

  “喏,你姥姥给的,跟松柏他们分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