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零年代假夫妻第173节(1 / 2)





  邹副校长来的不是不是时候,要是早几个月来还能赶上花期。

  不过能来帮忙都是好的, 叶英打申请,想要弄一个农研所。

  报告赵政委看了, 他觉得没什么问题。

  农研所不单单研究棉花, 新疆幅员辽阔,如果能把这大片的土地利用起来,这地广人稀之处或许也能成为粮仓呢?

  中国人对种地有着执念,土地犹如母亲,有的时候或许会沙尘漫天让你恨得牙痒痒, 可风平浪静时,谁不对土地爱得深沉?

  这个申请赵政委批了。

  但被上面给打回来了。

  批示倒也简单——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换句话说, 没钱, 自己想办法。

  叶英瞧着哭笑不得的赵政委,把那申请报告收了回来,“那我们就自己来,不跟上头要钱。”

  本来也没指望。

  这态度倒是让赵政委有些不好意思, “那要是有什么需要你就跟我说。”

  “那当然,您是我们的后勤总管嘛。”

  现代化的农研所建设是没指望的, 叶英去过沈阳的农研所,那里倒是设备齐全, 但也只是相对齐全罢了。

  没有条件,那就走最原始的路子, 花期进行授粉研究。

  邹副校长一行人对此倒也没什么意见,能有的住有的吃,还能继续做研究, 已经很不错了。

  没有研究工具那就用他们带来的放大镜嘛,二三十年前啥都没有的时候不一样做研究?

  “我记得你们棉厂也有研究室吧?”

  沈清晏做设计图纸的时候,有进行规划。

  一语惊醒梦中人,叶英这才想起来,可不是咋的。

  她兴奋的抱住沈清晏亲了口,“四哥你可真聪明。”

  棉厂有实验室,只不过就是一个摆设。

  教育培训甚至特意进行了职业培训的工人,有着足够的经验进行纺织工作,实验室被他们挪到了生产线上。

  这直接导致实验室空置,成了个摆设。

  叶英都没去过,自然而然忘了那里的存在。

  可以利用起来呀!

  沈清晏看着喜笑颜开的人,他神色也轻松许多,“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叶英已经做得足够好,如今想法子给那些前来劳动学习的知识分子找地方落脚,已经做得够多了。

  “还好,育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四哥等回头你自己种菜就知道了,一点点的看着那些小颗粒变成嫩嫩的绿芽,一点点的长大,开花结果,等到秋天的时候大片的雪白柔软,那可真是太棒了。”

  她上辈子的梦想有两个,帮助村里人现代化种植放在首位,第二个就是想要培育出能够自己命名的种子。

  可惜俩都没实现。

  “四……”叶英转头看到眼神热辣的男人,她忽的觉得自己刚才说的话有些歧义,明明是在说育种,好像又是在说造人。

  不过造人是不可能造的,现在自然条件不允许,“我最近不舒服。”

  “我知道。”

  沈清晏将人拥入怀中,“我知道的。”

  他只是觉得自己贪心了而已,明明早前不是这样的。

  ……

  棉厂的实验室很快就引入了一些基础设备,说是很快但也用了几个月的时间。

  这些设备辗转从欧洲到香港,再一路乔装打扮来到基地也不容易。

  只不过叶英还没把这些设备安顿好,就先接到了欧阳兰的电话。

  “过段时间有个棉纺织的博览会,你要不要去参加?”

  叶英当然答应了下来,“好呀。”

  只是下一秒她又觉得哪里不对劲的样子,“是不是有什么事?”

  这电话来的太凑巧了些。

  她这次引入设备是请香港的陈先生帮忙,压根就没跟欧阳兰说,怎么刚弄到手,后者电话就打了过来?

  真的只是碰巧吗?

  叶英可不这么觉得。

  欧阳兰轻咳了一声,“你现在身份特殊,最好不要和外界来往那么多。”

  人在基地,本身就要各种小心。